用爱心连接起来的医患关系
“你们让我心里有了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的希望,让我每当想起可以行走如初,心里就像放飞的小鸟一样心花怒放,仿佛如获重生。”——这是前不久从医院走出的康复者黄小用用感激的心一点一点堆成的感谢信,文字朴实无华,却字字饱含真情。
2012年,黄小用在给当地五保户帮忙时,左腿被滚落的重石砸成重度骨折,由于对方是五保户,家庭情况本来就差,黄小用只好自己承担起了这次义务帮忙所带来的痛苦。受伤后,他被亲人立即送往当地县医院进行手术,但是由于手术施行得并不很成功,致使其出现了严重的后遗症,左小腿严重畸形、无法站立。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这样的结果对于黄小用一家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父亲八十多岁,早已不能劳动,妻子又聋又哑,还存在智力缺陷,根本做不了农活,有一双儿女又都才几岁。为了让生活能够继续下去,黄小用再次前往贵阳四处求医,但看了几家有名的大医院都不见成效,而且还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心灰意冷的黄小用只好带着畸形的腿又回到了山村。
而就在他自己都已经决定就此认命的时候,事情却开始柳暗花明起来。2014年,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刘毅等组成的工作组到当地挂职帮扶,了解黄小用的情况后,工作组决定一定要尽全力帮助黄小用一家,但是怎么帮?这又是个问题,如果是每年给点扶贫款,那等到坐吃山空以后一切又恢复原样。要想帮到他,只有让黄小用重新站立起来,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加上当地是一个蔬菜基地,若黄小用能够恢复劳动力,在当地搞一些蔬菜种植,至少也能维持家用。于是,工作组带着黄小用辗转来到我院,2014年10月30日,黄小用在我院创伤科的医生办公室见到了我院创伤科主任刘福尧,他未曾想到,这种已经在别的医院发生过很多次,甚至可以说是很熟悉的见面,对他的人生轨迹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仔细的检查黄小用的病情和了解到他困难的家庭情况以后,迅速向院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得知他因病致贫而且还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院领导对他的治疗高度重视,并决定由医院承担他除开他新农合能够报销的部分后剩下的所有费用。11月11日,刘福尧、潘沨医生成功给黄小用做了手术。经过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医生悉心施治,1 2月4日,黄小用出院。
昨日,尚处在康复阶段,暂时不能运动黄小用请刘毅主任带着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来到医院,希望能借此表达他的一腔感谢之情。
两个月的时间,从罗甸的一个山村到省会贵阳再回到那个山村,看似是从原点出发,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没有什么变化。但对于今天这个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来说,却是值得欣慰一件事,爱的正能量从罗甸的山村传到了刘毅主任所在的工作组,又从工作组到了贵州省骨科医院的创伤科病房,再回到那个亘古乡村时,永久坐卧的噩梦已不再,代之的是美好生活的憧憬。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