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脊柱侧弯 应从娃娃抓起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康复医学科主要是针对存在各种功能障碍的慢性病和老年患者,使其在遭遇伤病后,能达到“病而不残,伤而不残,残而不废”的治疗目的。
多年来,贵州省骨科医院康复医学科,正是秉承这样的治疗理念,不仅相继开创了康复病房、康复门诊、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康复评定室、冲击波治疗室、肌电图室、蜡疗室、理疗室、中药熏药室等多个医疗诊室,而且还具备了可应对脊髓损伤、脑卒中、创伤骨折、运动损伤、慢性疼痛(颈肩腰腿痛)等与神经、骨科,以及儿童相关的多种康复治疗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省骨科医院康复医学科作为贵州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通过不断优化、创新治疗技术和理念,让青少年脊柱侧弯矫正技术成为了科室的又一个特色诊疗技术。
据了解,脊柱侧弯是危害儿童及青少年健康发育的常见疾病。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儿童脊柱侧弯发生率高达20%,男女总体比例大概为1比3,当中弯度10度至20度为脊柱侧凸的最常见弯度,约占所有患者的90%。
而在青少年脊柱侧弯矫正技术的支持下,目前贵州省骨科医院康复医学科,已具备应对青少年各类非先天性脊柱侧弯的诊疗方法。
A.不良姿势 易致脊柱侧弯
据了解,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同时,脊柱又可分为颈、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着胸壁和腹壁。而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脊柱在矢状面上呈“S”形,即为人体的中轴骨骼,具有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然而,当这样的形态被破坏,就有可能诱发脊柱侧弯。
对此贵州省骨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刘洪举解释说,所谓脊柱侧弯,即在额状面上,脊柱向左或向右偏离身体中线的弯曲。而该病症又可分为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弯,以及继发性脊柱侧弯,当中以特发性脊柱侧弯最为常见。
刘洪举说,特发性脊柱侧弯与先天性脊柱侧弯不同,其是指脊柱上各个椎体结构没有异常,只是整体弯向一侧或者称S型弯曲。此类脊柱侧弯,多由长期不良姿势,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所引起,例如不良坐姿、跷二郎腿、歪头写字、葛优躺等等。也正是因此,所以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就更易遭遇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困扰。
对此刘洪举表示,据有关调研统计,12周岁以下的儿童里面有1/10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且女孩较男孩多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脊柱侧弯大多发病隐匿,加上人们对脊柱侧弯的认识不足,为此很容易导致家长忽视,进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B. 治疗脊柱侧弯
应在12周岁前
刘洪举说,脊柱侧弯不仅影响形体,而且还会诱发诸如颈肩疼痛、慢性头痛、颈椎退化等并发症,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如病情严重者,还会损害其呼吸功能,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和气体交换功能障碍,进而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发育。
值得注意的是,脊柱侧弯的最佳治疗时机是12周岁之前,年龄越大治疗难度就会越大。为此建议,家长应在孩子12岁之前,应多关注其脊柱的发育情况。如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两脚并拢站直时,骨盆是否存在倾斜、双肩是否等高,以及身体前弯时,双侧背部是否对称等。
如果发现孩子存在上述情况,则说明孩子有脊柱弯曲的情况,此时就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X光片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如此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C.预防脊柱侧弯
需多举并行
那青少年到底该如何预防脊柱侧弯呢?对此刘洪举表示,首先,要有良好的形体姿态,如保持坐姿学习时,应让孩子的身体距离桌子一拳,眼睛距离书本一尺,且整个身体坐正,如此可避免青少年因长期坐姿不正,进而诱发脊柱侧弯的可能。
其次,孩子书包的重量,应控制在体重的10%以下。原因在于背包过重不仅可能引起脊椎侧弯,还会导致脊柱出现后弯、前倾或扭曲。同时,肩背部的肌肉还可能因极度紧张而疲劳,进而促使脖子、肩膀和背部容易受到伤害。期间还应注意,背包应选用双肩包为宜,避免单肩包受力不均匀而带来的体形歪斜。
此外,还应适当参加运动。现如今,体育锻炼的内容逐渐多样化,适当参与体育锻炼,可全面增强脊柱两侧,及前后肌群的力量。为此,除了上好体育课、做广播操外,每天都应坚持1小时左右的体育锻炼。期间,可依据自身身体情况,适当多参加诸如单双杠、跳箱、平衡木等活动项目,如此对预防脊柱弯曲有良好的作用。
同时,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所以合理健康的饮食,以及钙质补充是否充足等,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脊柱的发育情况。
D. 早期脊柱侧弯
康复治疗可矫正
当然,如果发现孩子不慎患上了脊柱侧弯,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目前贵州省骨科医院康复医学科所具备的青少年脊柱侧弯矫正技术,对于cobb角40度以下的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在通过系统规范的治疗以后,大部分患者可得到有效改善。
对此刘洪举表示,根据患者的年龄、侧弯程度及进展情况的不同,采用的脊柱侧弯矫正技术也有所不同。如矫正体操和姿势训练,就是脊柱侧弯矫正技术中较为常见的两种治疗方式,主要可应对Cobb角在5度到20度的患者。
刘洪举说,矫正体操的原理在于,选择性增强维持脊柱姿势的肌肉,通常是增强凸侧的腰部肌肉,调整脊柱两侧的肌力平衡,同时牵伸凹侧挛缩的软组织,从而共同发挥矫正作用。而矫正体操通常在卧位或匍匐位进行,这样可消除脊柱的纵向重力负荷,可放松脊柱关节,增加脊柱活动度。当然,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弯,其矫正体操也会有所不同,一定要经过康复医生的系统评估结果来选用,以免产生相反的结果。
而姿势训练,则是让患者直接通过意识控制躯干的姿势肌肉,期间,借助生物反馈装置,将脊柱不正确的姿势反馈于患者,使其控制躯干的姿势肌肉,养成维持正确姿势的习惯,最终达到矫正侧弯的目的。
而对于Cobb角在20度至40度之间的患者,则需要配合进行支具治疗。该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支具内的衬垫,在脊柱侧弯的突出部位施加外力,将脊柱推向正常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脊柱侧弯是发生在额状面、矢状面、水平面的三维畸形。此时如果Cobb角已大于40度,则需要通过如后路矫正植骨融合术、前路矫正植骨融合术,以及前后路联合手术等手术方式,才能重建或保持脊柱的平衡。
专家团队简介:
刘洪举,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门诊时间:星期五下午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学组委员,贵州省运动医学分会委员,贵州省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专业委员会委员。
事康复医学专业10余年,曾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卫生部北京医院各学习深造1年,贵州省“黔医人才计划”第一期成员。擅长脊柱脊髓损伤、脑卒中、运动损伤、骨关节术后、青少年脊柱侧弯、颈椎病、急慢性腰痛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主持厅级课题1项,获院级新成果三等奖1项,院级新技术5项。
刘文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门诊时间:星期二、三上午,星期四上午(骨质疏松门诊)
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康复学组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针刀医学学会专家顾问。
从事颈肩腰腿痛疾病诊治工作30余年,擅长颈椎病、胸椎病、腰椎病、脊椎相关性疾病、骨关节炎、肌筋膜炎、软组织损伤、骨质疏松症的诊治及骨伤康复、脊髓损伤、脑卒中、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李华,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门诊时间:星期四下午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从事脊柱疾病、软组织疼痛疾病专科临床工作20余年,曾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进修深造,对骨关节疾病,脊髓损伤及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对颈、肩、腰、腿痛的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药水针穴位注射、推拿、整脊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
孙伟,康复医学副主任医师。门诊时间:星期五下午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骨科康复学组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
从事康复医学专业20余年,曾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进修深造。擅长脑卒中、脊髓损伤、骨科术后、四肢关节疾病、骨质疏松以及颈肩腰腿痛的诊断与康复治疗。
陈飞,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门诊时间:星期二下午
从事康复医学工作10余年,曾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习一年,擅长脑卒中、脊髓损伤、运动损伤、骨科疾病的康复治疗。
--转自《贵阳晚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