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台江帮扶取得新成效
--放射科成功开展首例核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技术及临床应用技术
浙大二院台江分院放射科在贵州省骨科医院帮扶专家文亚主任的悉心指导下近日成功开展了一项新技术: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技术及临床应用技术,使浙大二院台江分院在尿路梗阻病变、非尿路梗阻病变的检查、诊断中又完成了一项新的探索,且又一次填补了浙大二院台江分院检查技术空白。
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是一组成像技术,可无创性的评价尿路的病变。临床上,MRU用于评价可疑的尿路梗阻、血尿、先天畸形,以及术后解剖的改变,主要用于儿童、怀孕患者及需要避免辐射的情况。最常用的MRU技术可分为两类:静态液体MRU(简称静态MRU)和动态排泄期MRU(简称排泄MRU)。静态液体MRU采用重T2加权技术获得静态下的尿路影像,能够更好显示尿路的全貌从而发现狭窄部位,这项技术在集合系统扩张或梗阻患者中应用得非常成功。MRU不使用造影剂和逆行插管就可显示尿路情况,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梗阻部位、梗阻程度的判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其次在非尿路梗阻病变的诊断及肾脏功能的显示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及价值。对原始图像进行后期处理,3DMIP重建,多角度旋转,得到MRU图像。
MRU:左侧输尿管双J管取出术后复查:左侧输尿管下段炎性狭窄,伴肾及输尿管积水
有尿路梗阻时,MRU效果较好,对显示尿路梗阻、输尿管扩张和肾积水优点非常突出,尤其对肾功能损害患者,MRU明显优于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在输尿管扩张弯曲明显者,MRU可通过三维成像充分显示,对梗阻定位效果最好。
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检查,既往通常以静脉肾盂造影(IVP)为首选,逆行肾盂造影也可选用。但随着CT尿路造影和MR尿路造影的应用,IVP的相对作用有所下降,逆行造影因其有创更是较少应用。CTU分辨率高,可显示肾盂输尿管壁的情况,但检查过程中射线剂量较大,且对典造影剂过敏者禁用。
MRU的优点:①此技术是非侵袭性的,不需要插管,无操作者的技巧问题,尤其对年幼患者,避免了输尿管插管逆行造影与肾盂穿刺造影的复杂性。②安全性高,无放射线,不用造影剂,无造影剂副反应问题。③泌尿道内的尿液是天然对比剂,即使肾功能明显受损也能良好显影,泌尿系有感染时也能检查。④可三维重建,任何平面获得投影图像,联合常规的T1、T2平扫等可取得可疑部位的大量信息,一次成像常能获得诊断。⑤图像清晰直观,便于读片,易被泌尿外科医师所接受。⑥根据有无肾周积液等情况可初步判断急、慢性梗阻,也可大致了解肾功能。

MRU在泌尿系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包括:尿路梗阻病变、良性尿路梗阻MRU征象、恶性尿路梗阻MRU征象、非尿路梗阻病变及其它等。
此项新技术的开展,不仅为临床科室提供更多的影像检查项目,进一步满足临床一线检查需求,同时还让浙大二院台江分院尿路梗阻病变、非尿路梗阻病变患者能及时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进一步提高浙大二院台江分院患者就医获得感。
在此之前,除了成功开展首例核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技术及临床应用技术之外,文亚技师还指导开展了乳腺MRI检查及诊断技术与磁共振臂丛神经增强检查临床应用技术。使浙大二院台江分院对乳腺疾病与外周神经系统病变的筛查、诊断又迈向一个新的高度,填补了此项技术空白。
文亚,贵州省骨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技师。主要擅长骨关节 、脊柱影像诊断。
所在科室: 放射科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文章转载至台江县人民医院微信订阅号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