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创新微创疗法 助患者摆脱骨关节病
核心提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传统手术向微创手术转变的趋势已势不可挡。同时,微创手术所具有的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在关节科亦是如此。
00
关节作为人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不仅具有支撑和提负体重的作用,同时,它作为骨骼之间的枢纽,还具有缓冲躯体重量,减轻骨骼负担的作用。多年来,贵州省骨科医院关节科,作为贵州省重点建设专科、院级重点科室,一直秉持着患者至上的信念,常年致力于微创化发展,不断学习和引进应对骨关节病的各种先进微创疗法,以“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为原则,确保手术达到预定疗效,此举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
如今,贵州省骨科医院关节科,除了具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人工膝关节置换、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髌股关节置换等治疗技术而外,针对一些特定患者,引入了胫骨高位截骨术(花式一刀截)和“双动”全髋置换术等微创疗法,同时针对骨肿瘤,还提倡借助人工置换来进行保肢治疗等。值得一提的是,我省首例“双动”全髋置换术即是在贵州省骨科医院关节科完成。
正是在先进技术和优质医疗团队的保障下,仅2017年一年,贵州省骨科医院已成功完成膝、髋关节置换手术共计600余例,而依据2018年第一季度的手术量,预计今年将完成800余例。
胫骨高位截骨术——
无需置换关节 也能告别骨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老年性关节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膝关节软骨不断磨损后,出现继发的骨质增生,进而诱发患者出现关节疼痛,最终导致功能性障碍的疾病。
针对此类患者,如无法通过理疗、针灸、消炎,以及在关节腔注入玻璃酸钠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等方法来控制病情,则一般采用的是“膝关节置换术”,对于相对年轻、病变位于膝关节的内侧或外侧间室的,一般采用单髁置换。贵州省骨科医院关节科主任唐本森解释说,单髁置换术后虽然能缓解疼痛,恢复功能,但膝关节激烈运动、负重将受到很大的限制,该技术所使用的人工材料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所以年轻患者接受该治疗方法后,难免不在日后进行翻修手术。
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2018年1月,贵州省骨科医院关节科专家团队远赴台湾,引入了全新微创疗法——花式一刀截,即胫骨高位截骨术。
唐本森说,该技术只需在患者患肢胫骨近端内侧处切开几厘米的小口,进行胫骨近端截骨,把力线从发生炎症和磨损的内侧间室,转移到相对正常的外侧间室,便可达到缓解关节炎症状,改善功能,达到保膝关节的目的,避免膝关节置换。
该技术相对于膝关节置换术来说,创伤更小,更安全,最重要的是避免了患者过早地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减轻了病人疼痛,改善了患者关节活动度,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如今此技术已在医院进行了普及和推广,期间多名患者因此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省骨科医院关节科还对该技术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即在手术前夕借助大数据,通过CT扫描等方式,采集患者膝关节的相关数据,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比例为1比1的模板(3D导航模板),随后将其运用于手术中,如此进一步确保了手术的精准度。
就在今年5月份,贵州省骨科医院关节科收治了一名59岁的女性患者。就诊期间,医生发现其系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诱发右膝关节疼痛,上下楼期间疼痛明显,持续跛行已有一年之久。
明确诊断后,唐本森主任当即对其实施了胫骨高位截骨术,整台手术仅持续了1小时,术后次日,该患者便可借助助步器下地行走,同时膝关节疼痛的不适感彻底消失。
“双动”全髋置换术——
专防人工髋关节脱位
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针对股骨头坏死、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老年股骨颈骨折等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已可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该技术通过微创的手法,不仅可以矫正关节畸形、消除疼痛、改善关节功能,而且能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治疗。然而即便如此,对于一些特定的群体,如肌肉力量相对较差的患者,则容易在术后出现人工髋关节脱位的情况。
为此,贵州省骨科医院关节科,在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基础上,又引入了“双动”全髋置换术。对此唐本森主任表示,通俗来说,人工双动全髋假体,即拥有两个“股骨头”,一大一小,小的套在大的当中,大的则衔接在人体的髋臼处。如此在进行小幅度运动时,则是小头对着大头转,而需要大幅运动时,则是大头对着髋臼转。如此便很好避免了,因只有一个人工股骨头,而出现髋关节脱位的情况。
61岁的陈师傅,系一名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就在今年3月份,在贵州省骨科医院关节科,由唐本森主任亲自操刀,为其进行了“双动”全髋置换术。而这也是有史以来,贵州省首例“双动”全髋置换术。
整台手术很成功,从手术切皮至假体安装完成,仅用时27分钟,术中的血量仅约150毫升。术后第二天,陈师傅便可自行下地站立行走,同时在做一些如髋关节屈曲大于90度、内收30度、内旋30度等动作时,均未出现人工髋关节脱位的情况。
应对骨肿瘤
推行保肢治疗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前者易根治,预后良好,而后者则具有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等特点。
以往由于医疗水平受限,在处理恶性骨肿瘤时多采用截肢,如此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较大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日后的正常生活。
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如今应对骨肿瘤,多推崇保肢治疗,对此贵州省骨科医院关节科也不例外。对此唐本森主任表示,就贵州省骨科医院关节科来说,切除肿瘤,定制假体的置换,是应对恶性骨肿瘤的一剂妙招。
今年5月,一名50岁的女性患者,因肩关节骨肿瘤复发,随即入住贵州省骨科医院治疗。经诊断,发现长在该患者右侧肩关节上的恶性肿瘤,已破坏了其周边的骨组织,导致病理性骨折。
在遵循“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治疗原则的前提下,贵州省骨科医院关节科的专家,从临床、影像学,以及病理检查等多方综合考虑,首先通过放化疗的方式,对该患者的肿瘤形态大小进行了控制,随即通过手术将该肿瘤完全切除,并结合微创疗法,为该患者进行了定制的肩关节假体置换。
整台置换手术仅历时1个小时,不仅让该患者告别了骨肿瘤的困扰,同时也彻底解决了其肩关节骨折的问题。
采访结束时,作为科室带头人之一的唐本森主任表示,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患者们期盼术后能尽快投入生活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这就驱使着传统手术必须逐渐向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微创手术不断转变。
虽然,贵州省骨科医院关节科作为最早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科室之一,已积累了大量的病历资料和丰富的经验,专业技术水平居省内领先行列,同时拥有一批优秀的专家团队,但依然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需求不断进取,及时与全国乃至国际的先进医疗技术相接轨,如此才能让贵州患者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一流的医疗服务。
专家团队简介:
邱冰,贵州省骨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著名关节外科专家。
从事骨科临床工作30年,在关节镜外科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在人工全髋置换、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各种运动性损伤诊断治疗、关节严重损伤的重建与康复、各种韧带损伤的修复重建、骨与关节感染的治疗等各种骨科疾病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坐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至今共发表论文50余篇,获厅、院级新技术、新成果等20余项。2013年获“中国好医生——百姓卫士奖”称号,2015年获“贵州省第二届行业道德标兵”荣誉称号,2016年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获省直机关工会“邱冰专家劳模创新工作室”授牌,2018年1月“明理知耻•崇德向善”贵州好人榜-敬业奉献荣誉称号。
唐本森,骨外科大主任兼任关节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知名关节外科专家。从事骨科临床工作近30年,熟练掌握骨关节疾病的诊治,对关节部复杂骨折、髋臼骨折、髋、膝关节置换及翻修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门诊时间:星期二上午。
中国骨科再生医学组(CORMED)全国委员,北京春立高科技人工关节技术研究所委员;贵州省康复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关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春晖行动”专家组成员,贵州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贵阳市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贵阳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顾问。
刘方,关节科副主任,骨科学双博士后。2002年远赴日本深造,2007年取得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骨科博士学位,2008年4月,被哈佛大学附属医院麻省总医院引进为高级研究员,师从世界关节外科界德高望重的William Harris和 Harry E Rubash教授。对人工肩、膝和髋关节的置换与翻修方面有着系统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创伤后造成的膝和踝关节面积大的软骨损伤,可行骨软移植镶嵌成形术。首次发现正常人在步态下,膝关节在三维空间位移和角度运动学变化规律。在国际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余篇,有多项国际性研究课题。门诊时间:星期四全天
朱伟民,关节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贵州省骨科学会委员、贵州省康复学会委员。从事骨科临床工作30年,擅长创伤骨科及关节骨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在关节骨科方面有较丰富经验。门诊时间:星期一上午。
邓必勇,关节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博士、SICOT(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中国部数字骨科学部青年委员,贵州省分会常委;贵州省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享受贵州省高层次人才津贴。门诊时间:星期五上午。
擅长髋膝关节疾病微创治疗及置换。曾赴北京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跟随崔国庆教授学习,主持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厅级课题7项;通过与国外同行学习,发表SCI文章6篇,成果为美国、德国、瑞士等国际同行认可,发表中华系列文章10余篇;2015年骨科手术病例邀请赛贵州省第一名。
严贤科,关节科副主任医师、贵州省骨科学会青年委员、贵阳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骨科学会运动、创伤医学分会委员、骨科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委员。
从事骨临床、教学工作20余年,对骨关节疾病、骨与软组织肿瘤、创伤骨科等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髋、膝等关节置换术及术后康复治疗。多次参与省内外关节高级研修班学习,曾于北大人民医院进修骨与软组织肿瘤深造学习。发表专业学术论10余篇,门诊时间:星期二下午
张骏,关节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骨科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10余年,对骨关节疾病、创伤骨科有丰富诊治经验,熟悉人工肩、髋、膝等置换手术,擅长骨科围手术期管理及术后康复治疗。门诊时间:星期一下午
曾应卫计委“西部卫生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中心研习人工关节置换。获得2008年“抗凝冻先进个人”称号。
周广福,关节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会会员、中国骨科医师学会会员,贵州省医学会会员、骨科学会会员。门诊时间:星期三下午。
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年,曾于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华西医院骨科进修学习。对常见骨病的诊断及处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攻髋膝关节的置换与翻修。
关节科联系电话:0851--88195882
--转自《贵阳晚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