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院际交流 提高诊疗意识更好服务病患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例分享
5月29日,贵州省骨科医院与省人民医院血液科进行了多发性骨髓瘤院际交流暨病例讨论会,本次讨论会以“多发性骨髓瘤”作为交流主题。通过交流学习,搭建了院际交流和多科协作的平台,提高了对该类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意识,为以后更好地服务于该类病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虽然该病属于血液科疾病,但发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等,在临床上经常出现漏诊及误诊的情况。我院每年收治骨科住院患者14000人次,临床上经常会遇到首发症状不典型的该类患者。根据近几年的病例统计发现,我院确诊该类疾病病人人数明显增加,由于部分医师对该类疾病认识还存在不足,我院特邀请了省人民医院血液科郭鹏翔、王麟辉到我院进行学术交流。交流中以我院和省人民医院救治的两例患者做了病例分享,一例是中年男性轻微外伤致腰椎骨折,住院给予相应的检查,通过生化检查发现球蛋白增高等,接诊科室主任高度负责,结合病人的病史高度怀疑多发性骨髓瘤,该病人起病隐匿,但病情进展快,出现了意识障碍,当晚转至省医血液科,通过血透治疗后病人转危为安;另一例是老年男性患者,该患者出现腰椎压缩性骨折,前后两年在多家省级医院就诊,两年后方明确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延误确诊时间最终错过了病人最佳治疗时间。通过病例分享,引起了医务人员高度重视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王麟辉副教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治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将多发性骨髓瘤的新经验、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传授给我院医务工作者.
课后,我院医师对骨科中常见的血液系统检查出现异常结果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及困惑的问题向两位教授进行了请教。通过病例分享、热烈讨论、深入交流和经验分享,医师们表示将对该病有强烈的发现意识,更重要是认识到多学科密切协作、相互配合与支持的重要性,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对多发性骨髓瘤医学认知度。通过院级学习交流和多学科配合更好地服务患者,也是改善服务行动计划实例的更好体现。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