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诚的心 去善待痛苦中的病人
2018年7月,我毕业于贵州医科大学,在贵州省骨科医院开始我的从医生涯······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深知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作为新时代的骨科医生,我深知“医、教、研”的重要性,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学术会议、查阅文献、学习英语、撰写课题等方式来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与同事相处融洽,不断虚心求教,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饱满的工作热情。
临床工作以来,我始终如一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本职工作,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原则,始终秉持对待患者无微不至的关爱及负责任的态度,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诚地对待每一位病人,以对待亲人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得到患者信赖及认可。
2020年10至11月,秋冬之交,天气逐渐由温转凉,我默默看了工号下的30余位患者,那段时间正是骨外三收治病人的“旺季”,同时又正值医院“三甲”复审检查的最后倒计时期,患者数量多,工作负担大,任务重,在这期间,为顺利完成各项迎检准备工作、为熟练且扎实的掌握各项基本操作技能,我每天早出晚归,几乎把医院当成了自己的家。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不仅每天要完成二、三十位患者的基本诊疗工作,而且还要积极参与手术尽可能提升自己业务能力,往往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等到手术结束才有时间准备“三甲”复审相关资料,有时甚至忘记了进食,直到感觉有点头晕、甚至低血糖了,才觉察到天色已晚。但尽管如此,当我看着一个个曾经负责的患者面带微笑的康复出院时、在最后的“三甲”复审检查中,评审专家对医院及科室工作的肯定和赞许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因为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值班室窗外响起救护车刺耳的警笛声,我看了看时间凌晨十二点半,心想哪位同仁又要开始忙碌了,半小时后,护士通知急诊科担架护送来一位右肩关节离断伤的中年男性患者,我赶紧披起白大褂,心想今晚又是一个无眠之夜了......立即查看患者,患肢敷料血染明显,患者面色十分痛苦,一位女家属在一旁痛哭,想来是他的妻子,评估患者生命征平稳,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上氧及心电监护,同时完善术前准备,揭开敷料见左肩自腋窝处部分离断,但患者远端肢体已苍白冰凉,肢端血运、感觉、活动均消失;这种肢体的高位离断且不说再植后的感染、脓毒血症等风险,就算术后再植成功,神经肌肉的毁损也是不可逆的,患肢基本无功能,反倒后期有些患者要求去除再植肢体等等,这种对于他们科已经屡见不鲜了;因此,简单加压包扎后我立即向总住院医师及上级医师汇报了情况。并将患者的妻子单独叫到办公室,详细告知病情,通过沟通才知道,患者是在家自己做事的时候不慎被机器绞伤,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妻子得知这一噩耗犹如晴天霹雳,感觉自己的天在那一瞬间就垮了,她不惜一切也想为丈夫保住这条肢体,她红着眼睛,带着少许哭腔告诉我,他们已经辗转了多家医院了,都说治不了,只有贵州省骨科医院能接上!所以就立刻赶了过来。说到这,她已经哽咽的说不出话了,只能听见微弱的呓语:求求你们,求求你们了······
听到这,我也沉默了,确实,如果条件不好直接残端修整,后期对于家属、对于医生都会少去很多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但是作为医生,虽然平时诊疗工作中早已司空见惯,但我们邱院长也说过,贵州省骨科医院的医生要以患者至上,把每位患者都当做自己的亲人对待,所以换位思考,我也能感同身受:好的,手术当中我们再评估,一定会尽最大努力保住肢体!此时家属的眼中仿佛出现了一丝亮光,也许这就是希望的力量吧!我立刻将完善了病历文书,再次与家属告知了手术方式及风险,签字后送往手术室。此时已凌晨2点,但我却没有了困意,联系手外组医师团队、总住院医师准备手术,幸运的是,术中探查患者腋动脉断裂,但三大主要神经均完整并严重挫伤,这意味着患者再植术后功能的恢复可能。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成功挽救肢体,当出手术室告知家属手术成功时,泪水顿时汹涌而出,“谢谢,谢谢你们!”患者妻子感激的心情无以言表。顿时,一夜的疲惫感一扫而空,是啊,作为一名医生,一句谢谢就足以慰藉我疲惫的心灵了······
如今时隔一月,患者已达出院标准,他的手臂已经保住,但因神经挫伤太重,功能还未完全恢复,尽管如此,夫妻俩此时已完全没有了刚入院时萎靡的神态,满满都是出院前的喜悦,他们提着一面锦旗对我说:“谢谢你,胡医生,谢谢你们保住了我的手,救了我们全家!”我郑重的接过锦旗,望着上面金光熠熠的八个大字:医德高尚,仁心仁术。仿佛想到了当年报考医学院时的初衷:不求救济天下,只求问心无愧!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